好久没有回到建阳看过了,趁着这次机会,回到了我久违的出生地。
早上四点钟就起来赶火车,可惜火车还是没赶上,于是改坐汽车。那班车是南平到武夷山的,途经建阳汽车站,顺道从建瓯新城走,还可以看看建瓯现在的变化。
汽车龟速行驶了两个小时,终于快要到达建阳。临近市区那条民主路已经完全大变样,街道靠河的一侧已经完全改造成一个小公园,满地的绿草让人感觉特别舒适。可以想像傍晚时分会有许许多多的男女在这儿散步,许多老人在这里跳舞。
车终于停在了建阳汽车站,这儿已经不是我当初见过的那个汽车站了,完全一派崭新的形象呈现在我面前,可怎么里面那个厕所还要五毛钱 -_- 。 走出车站,正对着的是黄花山路,在这条路的2/3处,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十年。原先坑坑洼洼的沥青路早已被平整的水泥路取代,路旁的树还在,尤其是那棵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樟树。路旁原先的破店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七八层的商品房。在这个路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红绿灯,我第一次看到居然汽车行驶方向和与之垂直方向行人过马路的绿灯同时亮起,这不是要让行人和车辆相撞吗。
 |
 |
大樟树和黄花山路 |
原建阳师范,现为建阳市第一初级中学 |
 |
 |
建阳师范一角 |
建阳师范一角,亲戚原先的住处 |
来到原先的建阳师范,经历了几次的变迁,现在已经是建阳第一初级学校。里面的楼依旧没有变化,任何一处围墙与房子都能想起当年和姐姐玩耍时的景象,还有小朋友。
沿着黄花山路往上走,路过南平第二医院,当年我就是在这个地方出生,原先叫建阳地区医院。沿街的围墙已经拆除,盖起了一座新的门诊大楼。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总是害怕到医院去打针。
 |
|
建阳师范附小,我的母校 |
|
二医的斜对面是我的启蒙学校——建阳师范附小。师范虽然不存在了,但附小还在。当年的旧房子已经一栋也看不到了,唯一能让我认出来的就是我即将离开学校时刚盖起来的教学楼。记得一年级时,我还在地下室里上课,虽说是地下室,但旁边是一个小花圃,光线依然充足。现在这栋房子已经拆除,和他隔壁的双子楼,当初就在学校大门口两侧。二年级时候上课的那栋一层楼小平房,正对着学校大门,现在也被一座四层半的新教学楼给取代。学校操场现在已经用水泥和草地代替了原先的泥巴地,记得当初每当下雨的时候,这里就成了一片沼泽。这里唯一没有变化了,应该就是教学楼边上的那几个水泥做的简易的乒乓球桌吧,原先周末还会经常跑过来打乒乓球。而隔壁的那个厕所似乎也已经拆除了,原来这里有一个垃圾桶,每次值日的时候都要跑过来倒垃圾。
 |
 |
香樟公馆,原先的闽北宾馆 |
香樟公馆一角 |
 |
 |
香樟公馆一角 |
香樟公馆一角 |
再往上走,就到了我当年居住的地方,曾经的闽北宾馆。现在一看,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原来低矮的围墙已经变成了高楼,菜地也变成了楼房。原来的这块地,现在是作为房地产,原来闽北宾馆的大门,现在已经被香樟公馆而取代。驻足在大门口,遥想原先的大门,儿时的记忆一幕幕浮现在我脑海中。闽北宾馆有一大片地,穿过大门,有宾馆的一号楼,马路沿着一号楼从左右两边分开,穿过一号楼后汇合,形成一条中轴线。中轴线的左边是食堂,右边是两个公园,我们称之为前公园和后公园,中间夹着一座大礼堂。小时候在大礼堂里,不时会放映电影,偶尔也会搞一些小活动,而我们小朋友总是喜欢跑到后台玩,看前台的家长表演节目。前公园和后公园占据了我生活的大半,这里有花有草有桌子有小路,在这里和小朋友们玩耍嬉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回忆。记得有一年下大雪,大伙趁着高兴劲,到树下吃雪,也不顾脏不脏,吃了会不会拉肚子,小孩子总是这么随意。在这里捉迷藏,很难把人找到,因为太大了,找到人时,会是无比的喜悦。记得有一次拔了一根迎春花藤当剑插在身后,舞刀弄枪也其乐无穷。看到现在的香樟公馆,小桥流水,高楼林立,而我原来住的那个地方也成了连排别墅,不由感叹世事变迁如此之快。人已成年,但童年的记忆怎么也抹不去,想起宾馆当年的那群小朋友,现都已长大成人,不知现在何处,唯朱娃娃仍有联系,途留伤感。
 |
 |
当年的行署大院办公楼 |
行署大院荒废的池塘 |
 |
 |
行署大院破损的秋千 |
行署大院荒废的池塘 |
宾馆对面是当年的行署大院,这里曾经也留下了许多快乐的记忆。假山水潭、凉亭小桥,到处都留有我当年的足迹。可如今假山被破坏,水潭已干枯,唯有破旧的亭子和荒凉的小桥还在,依稀告诉人们历史的沧桑。旁边的葡萄老藤记录了我们在这荡秋千时的场景,但来到后面的灯光球场,这儿似乎除了将水泥地翻新了外,其他都没有变化,依旧有许多大人带着小孩在这里玩耍。而旁边的一个礼堂,已经贴上了瓷砖,和我当年照幼儿园毕业照时,已经完全变了样。往里面走有一个斜坡,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当年看这个坡是多么巨大,几个小朋友骑自行车时,总喜欢来挑战这里。坡顶是我当年的幼儿园,现已是一个电脑学校。
 |
 |
建阳一中 |
青少年宫和飞机 |
往行署后面绕到新华路上,到建阳一中。这个学校注定是跟我无缘的,不过学校现在很漂亮,操场也很大。对面青少年宫的那个飞机还在,据说是以前的直升机废弃不用了摆在那。
中午时分到车站附近的餐厅吃饭,一家十几口人聚在一起也挺热闹的。小侄女特别让人疼爱,不过我还是不太愿意听她叫舅舅,如果愿意叫我哥哥也行。
在建阳最开心的莫过于见到了久未谋面的朱娃娃同学,用北方的话来说称之为发小。见到他,当年的点点滴滴全部涌现在脑海中。他比我年长一岁,在我们孩子群中是名符其实的孩子王,作为大哥哥一般的存在。在小时候将近十年的时光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和院子里的一群小朋友一起度过的。带领我们疯,带领我们玩,整个山头都是我们的天下。记得一年过年,(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过年,只知道大人们吃过午饭就在准备晚上的饭菜了,而且那天吃得特别丰富。)晚上玩到9点多,我看了看时间要说赶快回去了,不然会被妈妈骂的。他跟我说今天没关系,可以玩到12点,于量我们小朋友继续疯啊玩啊放焰火。至今他留给我的印象仍然是当年稚气的身影。他比我早接触社会,岁月给了现在的他成熟的一面。成年之后见到他,已是06年的事,那一年在厦门,他跟我说了很多,包括宾馆后来的事。现在他又要即将启程往鹭岛,也祝福他在新的航行中能够行的更远,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