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酒喝多了,今早睡得很迟。今天是我们仨回程的最后日子,得起来收拾东西退房。添哥给我的贺年卡留了六个字“好兄弟,一辈子”。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这份情的。
打的到火车站简单吃了午饭,今天时间早,是能够赶得上车。我跟添哥说,要是我今天再没走成,就得拉个人陪我了。
踏上归途的列车,即将结束这次旅程,收获颇多。看望了京城老友,征服了两大名山,见识了少林武术,结识了知交兄弟。再见了洛阳,再见了兄弟!
一觉睡到自然醒,起来后看了会儿书。今天准备要回去,将行李都已经收拾妥当。添哥醒来,交换了mp3里的音乐和平板里的青藏照片。
退了房,由三人间转到了双人间。磨磨蹭蹭一番,添哥和妹子说一定得请我吃饭,我说那沙县就好了。这附近还真没有沙县,结果去到一家四川火锅店。正宗的四川火锅我是没有吃过,不过成都人都说正宗了那就一定正宗了。
一边吃火锅一边喝了点小酒,天南地北的侃大山,发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依然不急,跟兄弟再聊会儿,想着一会儿打的去火车站。
离开车只有20分钟,不得不走。拦了辆的士,让她用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赶去火车站。师傅挺给力的,但交通不给力,临近火车站前的几个路口一路堵过去。师傅走了小路避开堵车道路,幸好还来得及。
赶到火车站,取了票,再冲到候车室,安检,进站,却找不到K29次车的指示牌。问工作人员,列车刚刚开走。而我似乎也不急,甚至还有些暗暗高兴,似乎上天就注定要让我多留一天。
同添哥取得联系,他说怕我没赶上车,在青旅等我。我怎么感觉这话怪怪的,哈哈。怕他们等急,还是打了个的回去。在的士上睡着了,到了目的地师傅把我叫醒,我还愣了一下问她到哪了。
短暂的叙旧之后决定下午还是去白马寺。白马寺为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寺庙,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我们在参观的时候,老是在想着里面到底藏了多少本经书。院内大小佛像我皆一一拜过,印象中我很少这样。许下小小愿望祈求平安。
回城去到丽景门古街,去品尝正宗的洛阳水席。因为我们人少,不能品尝水席的全部,只得选择几道经典的菜色。这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就再也没有胃口了。端出来的菜和菜单上的照片是大相径庭啊。三个人都吃得很少,谁也没对这几道菜做出评价。直到再也忍受不了这个味道,最后决定还是放弃了。
添哥和妹子被我怂恿着去了KTV,还真贵,一小时79块钱。我们唱许巍,唱老歌,唱兄弟,唱父亲,很是尽兴。印象中已经好久没有这样放开唱了。
回去后,添哥一定要找我喝白酒,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添哥说一人半斤酒是没有问题的,而我也不知道半斤是什么概念。只在大学朋友生日的时候喝过了次白酒,一口闷的。至于是什么味道,早已经忘记。与添哥畅谈技术与人生,一杯酒下肚,只觉胸中火辣。脑袋晕乎乎的,话也开始变得多起来。一斤酒将尽,添哥说不够尽兴,吩咐妹子下楼买酒。我想到还有半瓶的酒在等我,再也控制不住,胃里东西翻江倒海全部倾倒出来。
出来好多天了,计划今天回去。挺可惜的,昨天没跟添哥碰个面,连个手机、QQ也没有留。幸好有微博,一大早便给他留了言,少林的行程安排建议以及“我要回去了”。
添哥建议我可以把火车票退了,在河南多玩两天。由于我之前的火车票已经改签过一次,因此如果要多逗留,只能够退票重新购买。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数我犹豫不决,不时地查看时刻表及行程安排,还到楼下征求老板的建议。
之所以难以做决定的两大原因还是非常经典的理由——时间和金钱。福州这边客户催着我回来谈项目,而我在这边每多呆一天,就得多花好多钱,还有火车票的退票费不算在内。
下了决心退了房,拎了包往汽车站走去,但心中还是想着。走着走着突然想到什么,终于决定下来今天继续在登封。回到青旅,重新开了床位,在12306网站能够退票的最后五分钟,将火车票退了。就这样子决定了下来。
一个下午都在网吧帮客户处理业务,充值了40块钱变成了那家网吧的VIP。晚上十多才回到青旅,老板还以为我一整天都没有出门,正准备将大门关上。跟老板聊了会儿天,他说今晚我包场了,整家青旅只有我一个住店的。
2013年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到北京去。原本是打算去年中秋时到宁波,结果阴错阳差,计划和行程一直在变,最终打算到北京去。
在上海呆了三天,将项目的事处理完。按照既定的计划乘坐T110次上海至北京的特快列车北上。虽然上海至北京每日的高铁十分方便,但依旧保留有两趟普速车进京。毕竟普速车同高铁的价格相差太大,仍然有许多人选择普速车出行,车厢里稍显拥挤。
列车上有兜售纪念品的,车站的站台票,分别是青藏铁路通车时、动车组开行时、京津城际开通时发行,制作挺精美的。我也买了一套,仅做收藏纪念。
年关将至,火车票紧张。我也仅能买到一张上海至天津西的车票,也许还是别人退下的,因此我得到天津倒车。在天津西站外休息半个小时,第一次见北方的冬,万物凋零,树上光秃秃的,很是神奇。天津西站最让我感到不爽的地方是,每个检票口的LED屏上都写着禁止携带自行车(包括折叠自行车)。
设的四点多的闹钟,根本不可能起来。六点半起床,已经觉得好早。退了房到隔壁买了包子,骑着车离开镇子开始吃早餐。清晨的空气特别好,充满负离子,微风吹来格外舒服。朝阳是那么的温柔,丝毫觉察不到等会儿会变得多少毒辣。
昨天走的路太少,今天不得不赶路。150多公里的路程还是有点紧张。走了十几公里到了七都镇。镇子就在太湖边,沿湖一路风光都很好。湖边有很多螃蟹养殖户,并且开了很多农家乐,都是最新鲜的大螃蟹。
很快过了七都镇,出了苏州市,也就出了江苏省。湖州市的环太湖公路是新修的,路又宽质量又好。但是新修的公路,两旁的配套及绿化都没有做。烈日当头晒着,非常热,没有树荫遮挡就如同在沙漠一般。
迎面过来一个骑友,看起来就刚上大学的年纪。两人打了招呼,得知他昨天从无锡来,逆时针环太湖。我问了前方的路况,他说有一段在修路。他跟我说他朋友在前面摔倒受伤,问我有没有药,我说有。我问他怎么摔的,他说在追逐的过程中撞上对方的轮子。他的朋友就在前面不远处,摔得有点厉害,手上脚上流了好多血。我拿酒精给他消毒,喷了云南白药,可惜没有带纱布包扎。完事后小伙子对我说“谢谢叔”,我吓了一跳,问他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他连忙说“不会,只是黑了点。”处理过之后,两人慢慢骑到前方镇上,到诊所包扎,然后坐车返回无锡。出门在外骑车,一定注意安全,不要追赶嬉戏,控制好车速。
告别两人后继续前行,靠近湖州市区的一段正在修路,好在距离不是很长。近市区的路况很好,毕竟新修,行道树还很低矮,阳光火辣辣地照在身上,有种头晕中暑的感觉。在路旁小店买了一瓶冰糖雪梨和一大瓶矿泉水。将冰糖雪梨一口气喝下去,舒坦。
下午的路程紧贴着太湖,不时看到湖边浅滩有人在游泳戏水。心痒痒的也想下去。一边前行一边看着时间寻找能照顾得到车辆的合适的下水点,不知不觉就已离开浙江。
国道已经转向离开太湖,可我仍沿着湖边小路向前。道路越来越小,直到没路,我才知道已经走错太多。不想往回折返,便往旁边有条人踩出来的小道碰碰运气。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在小桥流水人家之中穿行,对偶然间发现的这个古朴村落感到无比的欣喜,但又感到担忧,不知道前方能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穿过古老的房屋,看到了代表现代化的汽车,终于回到国道上。在路边小卖铺买了冰棍,一口气吃了两根。
拐了个弯就开始爬坡,快到坡顶时开始下雨。刚开始只是小雨,对炎炎夏日偶然获得的这一丝清凉十分感激。可是不对,没过多久雨势就变大。前方有个加油站,赶快躲雨。雨噼里啪啦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停,看了看时刻表,我买的是晚上8点钟的火车而不是10点。啊,我记错时间了,还在路上悠哉游哉。弟弟跟我说不要再骑了,赶快搭车走,我说再看看。
往前又遇一场大雨,又是在加油站躲雨,心想这次是很难准点到无锡了。到岔路口,毅然决定去宜兴县城搭乘大巴。路遇高铁站,想想高铁到南京的费用太贵,还是放弃。
汽车去无锡或是常州,路程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决定哪班车先开就坐哪班,于是上了无锡的车。后来在火车上才知道,这趟车在常州站不停。车站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帮我把车打包了,司机却态度恶劣的收了我20块钱行李费。不过只要能让我准时到无锡站,怎么样都已经无所谓了。
环太湖还差1/4。
在无锡站下了车,又是一段艰苦的扛车经历。这次换了左肩,结果两边肩膀都是一样的疼。出站后过马路倒是一个问题,因为没有班马线和红绿灯,只好横穿了。
马路对面的小桥流水楼阁亭子深深吸引了我,不停的拍照。出城倒是费了番精力,跟着地图绕来绕去却没有绕出城。
沿途沿着京杭大运河去苏州,新修的道路两旁却没有商铺,只好饿着肚子熬到了几十公里外的镇上,补充了点水源。
中午赶到苏州,去到平江路,去参观仙剑客栈的最后一天。店里只有李大娘一人在打点,赵灵儿和大黄都不在。
客栈不卖饭不住店,只提供一些酒水饮料,我点了一份蜂蜜柚子茶,天气太热,一口气喝完。
来了两个苏州当地的仙迷,大家在一起讨论游戏中的道具、游戏包装盒上的签名,再坐下来喝一喝传说中的桂花酒。
离开客栈,逛了逛平江路,绕到四年前去过的那家观前街上的朱鸿兴面馆,依然点了份爆鳝面,还是那么熟悉的味道,只是价格好像涨了一些。
天气太热,阳光十分强烈。便在观前街上的一家德克士点了份饮料,睡到三点半出发。
出城的路不是太好走,人民路在修地铁,好在路变窄了,却依然留有非机动车道。手机快没电了,不敢一路定位看地图,沿着不熟悉的道路走。地图上的路名和路况有些已经变了,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绕了好几个弯后,终于走到正确的路上。
沿着S230省道到了太湖边,看到波光粼粼的太湖有点激动。走上东太湖大桥——是一座漂亮的弧形大桥,一路拍照过去。
可是兴奋的这种心情在半个小时之后就不复存在。在一个岔道口,感觉骑起来非常吃力,应该是胎被扎破了。停下车补胎。有个骑友过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说不用了,破洞已经知道位置。开始补胎,先是打磨,然后准备上胶,这里我才懵了,原来我的补胎胶水用完了。想打电话找朋友抱怨和聊天,手机也没电。只好把气打足继续走。差不多每隔半个小时就得又打一次气,原本到湖州的计划看来没有办法实现了。
天黑了,只有借助路灯和手电才能看得见路,询问了路人,拐到了最近的镇子,想买一瓶补胎胶水。遇到第一家电动车店,老板说不卖这个。再往前行,很意外的看到一家美利达店,顿时感觉像看到了救星。在车店老板的建议下,这条车胎已经失去了使用的价值,因为是在之前补胎片的位置上又重复破了,不舍地将旧胎丢弃,拍了几张照纪念。
补完胎找住宿,逛遍了整个镇子,不管那店有多破,老板一开口就是100块钱,且不讲价。有点想连夜赶路,要不就随便找个空地睡了。正准备离开镇子的时候,发现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家招待所,问了一下价格够便宜,于是住下。
到街边喝了一碗绿豆汤,第一次喝不是纯绿豆的绿豆汤。时而有米饭、红枣、蜜饯等等,冰水一大壶,自己加。
很想去网吧,但没带身份证,要了一张临时卡。正在网上聊着天,来了几个警察叔叔查身份证。好多人都没带,报了身份证号还有家庭住址然后排队靠墙拍照“留念”……
回到招待所,已经很迟。开水龙头,水冷得很。况且太累,也不想洗澡了。赶走了讨厌的虫子然后睡觉。
几天前的匆忙约定,让我再一次踏上旅途的脚步。第一次要带单车上火车,做了许多预习工作。许多火车站已经不允许将单车带上火车,因此我准备了一个装车袋,物流在临出发的前一个晚上才将东西送到,连试都没试只好带走。
昨晚的行李整理工作进行到凌晨四点半,列出了明天起床之后的待办事项。简单的短徒旅行被我当成了搬家似的,带了许多该带的和不该带的行李,而重点的衣服之类的却被我省之又省,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后悔。
到文具店同老板讨价还价之后正式上路。骑往火车站的路上一路堵车,机动车占据了几乎所有的非机动车道,前行十分缓慢。
赶到火车站,立马取了票,拆车、打包。几个小红帽一直跟我说30块钱拉到车上,我还是拒绝,开始第一次扛车经历。车装袋之后只能将车袋扛在肩上,肩膀被勒得生疼生疼。走几步停一下,非常缓慢地还是将车扛上了火车。
火车上一如既往的拥挤,坐在我对面的一个小孩一坐上车就开始吃个不停。中午我也肚子饭,去泡好泡面。那小孩突然间就吐了起来,把上午吃的所有东西全都吐出来,一座位一地下都是。我基本就是看着他所吐的污物把泡面吃完。
今天这列车还真是挺好睡,从广播停止就开始睡,直到有人喊了声“好大一个车站”——原来是杭州东站。
昨日一位要好的发小结婚,因此回到建阳。为了不浪费车费,决定去附近玩一下。比较近的就是鹰潭和上饶,之所以选择了鹰潭,是想把上饶留给下次去徽州时一起解决。去龙虎山的时候顺便去一趟龟峰。
昨晚住宿在横峰。之所以知道横峰是因为横南铁路,反正那时间也没有直达弋阳的火车,便去横峰看看。在火车站附近的味匆食客吃的晚饭,是一家挺干净的连锁快餐店,味道还行,也不贵。
今早搭的早班车去了弋阳。弋阳火车站正在重建,候车室售票厅都是搭的临时板房,站台上也是尘土飞扬。出站,花了1块5吃了早餐,好便宜。
火车站直接有公交车直达龟峰景区。一路上道路坑坑洼洼破烂不堪,但一路上盛开的油菜花十分漂亮。车颠簸地开着,路两旁的山已经出呈现出典型的丹霞地貌。
公交车全程只载了我一个人,可谓是专车。在景区路口上来一位东北大姐,约摸五十多岁。看装备是挺齐全的,且都是名牌产品。只是不解为何距景区就800米路程了,她还站在路牌下面拦下了这三块钱的公交车。至此,我们便结伴完成今天的旅程。
在景区大门口,老远就看到龟峰的标志性山峰——两只乌龟对立,跟网上的照片一模一样。如果只是想看这两只龟的话,就根本不用花钱进去就能看到全部。
我是在网上买的优惠票,包含有环保浏览车。但如果是单独购票的话,其实根本不用去坐游览车。景区不大,走几步路就到登山的入口,而且沿途的景色很美,湖光山色。双龟迎宾在湖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美。乘坐游览车的话司机会将你载到另一个湖边,且再无路可去,只能掏钱乘坐游船至对岸,费用不低。至此,我们直接让司机把我们拉回到登山点,看得出他似乎不太高兴。
还是我们自己爬山舒服。大姐买了份导游图,从五块钱砍到两块。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必要,门票背面就有简易的地图。后来事实证明这确实没有多大作用,标注的路线很多都已经过时。
上山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好汉坡,如同网上的照片,这是一个平缓的山脊,没有照片上的那么险峻。道路的两侧都是悬崖,其中一侧种有植被,而另一侧就是真正的山崖。崖边没有护栏,只是画了一条红色警戒线。后来发现在景区的很多地方,都是没有护栏,只有一条这样的警戒线,哪怕是海拔最高且最危险的骆驼峰顶。
继续沿小路上山,在树木中穿梭,沿途的景致基本上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对面那座山。丹霞见得多了会觉得龟峰比较小气,规模不够大。
看山是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景点旁的指示牌向人们介绍这个景点像什么,可我们想象的方向总跟工作人员相左。我站在伊丽莎白女王像的牌子旁环视360度,丝毫没有发现女王脸。
对这景区还是挺失望的,主要是觉得不值这个价。一路上只是爬山,没有一景能让人突然眼前一亮。花了很长时间,只是从这个山头翻到另一个山头,老远就看到了之后要走的路。
正午时候到达骆驼峰脚下,这是龟峰景区的最高峰。路旁搭了一个遮雨棚,有当地村民在这里卖东西。我们在这里休息,顺便吃午餐。同老板聊天,他说爬骆驼峰来回至少要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我挺不以为然,虽然这是最高峰,但海拔毕竟500米不到,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
上山入口有一块告示,老人小孩与心脏病患者禁止进山,我淡淡一笑,总觉得夸张了。
吃饱喝足后上山,转了个弯后终于看到了险处,几乎垂直于地面的峭壁搭了个人造梯子。梯子除了有个扶手,后背是悬空的,稍一失手就会翻下山崖,往后一看心里有些发毛。
花了半个多小时才爬上那十分陡峭的悬崖,站在山顶不敢乱跑,生怕会掉下去。简单拍了拍照片,赶快下来。下来又是一阵痛苦的经历。
之后走了走新修的栈道,同其他景区的没有多大区别,出山。
由于合肥到福州的几趟火车均已无票,只好转车回去。几个中转站之间选择了金华,因为金华有双龙洞。
不得不称赞一下金华的公交系统。不是说公交车有多新多好,而是一个细节让我感动到了。公交公司在火车西站的公交车站旁设立了一个零钱兑换点,可以兑换纸币代币直接投进货币箱。
乘坐人交车到双龙景区,马上就有当地司机过来劝我乘车到山顶再慢慢浏览下来。而我毕竟刚从黄山下来,坚信有足够的体力,因此拒绝乘车。事实证明,景区不大,半天时间途步上下山时间完全足够。
山上的道观什么的我是毫无兴趣,在门口拍了张照片表示我来过之后就直奔双龙洞。洞口有个拍照的大叔让我照相。他指着洞口两个突起的石块说是双龙,我说我的相机肯定拍不完全。而我之前在网上查的双龙应该是在洞内。算了,不计较双龙到底是在洞内还是洞外,双龙洞内让我最有兴趣的应该是连接双龙洞和冰壶洞的船行涵洞。洞长十余米,人必须仰面平躺于小舟之上,才可漂过洞去,稍一台头便会碰到溶洞石壁。船在洞内航行,虽只有短短十几秒,身旁凉风吹过,却有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
下了船,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中满是石笋钟乳,纵横交错,形状各异,在荧光灯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奇异与神秘。
洞内有一条潺潺的小溪,溪水清澈冰凉。顺着溪边向前走去,正好奇这溪水从何处流来,便隐约听到有瀑布的轰鸣声,越是走近这声音便越响。直到我眼前出现了一个二级瀑布被称作母子瀑。瀑如其名,其两级的落差并不大。顺着阶梯往上,瀑声越是震耳欲聋。一个拐弯,不见了母子瀑,眼前的另一瀑布更是让人震撼。冰壶洞犹如一个巨大的悬壶,瀑从壶口倾倒而出,震撼着观者的视觉与听觉。
在洞内同样有照相服务,不过打道为景区宣传的旗号,免费赠送两寸照片。不过两寸照片对游客多半都没有用,什么都看不清,最后通常都会加钱冲印五寸照片留作纪念。
走出冰壶洞依然有当地的司机建议我坐车到山顶,我也依然坚持自己爬山。事实证明,从冰壶洞到山上的水库——鹿湖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钟。湖边有个岔路口,向左上山便是朝真洞,我便爬山一探究竟。
朝真洞的山相对较高较陡,很多人放弃了。传说中这是黄大仙飞升的地方,现在是道教一个很重要的集会场所。刚入洞时有点小小的失望,因为从外侧看去朝真洞只是非常小的一个山洞。可顺着石头缝中的一条小路钻入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洞内空旷、开阔、幽长,足足可以容纳几百号人。洞的尽头有一台阶,爬上之后又连着其他大大小小的洞中洞。我没有再往里走,空荡荡的溶洞中只有我一个人,灯光照着石笋散发着诡异的气息,有点令人毛孔悚然。
来到双龙景区中最高的一个景点——仙瀑洞。穿过长长的地洞,眼前有一个深潭,七十多米高的瀑布从天而降,名曰仙瀑。原以为该景点到此为止了,继续往前走,都是“老人、心脏病人不要入内”的标语。这是个给人探险的景点,洞内蜿蜒曲折,各种钟乳景色各异,甚至用一些人造楼梯来连接高低不同的道路。整个穿越过程大概需要半个小时。
真的很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若没有亲自到来,是永远也无法体会到它的无穷魅力的。几天的旅程靠一段落,又要回到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期待下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昨日到合肥探望一位朋友。由于朋友还未下班,我便独自在街上闲逛。
合肥给我的印象有三:宽敞的马路、双侧开门的公交车、随处的地道。
合肥取代安庆成为安徽省会的历史不过数十年,城市的新生和现代化的超前规划,加上平坦的地势让合肥有着无比宽敞的街道。特别是其出色的非机动车道设计,使自行车即便过马路,也不用跟行人挤人行班马线。在这个城市骑车一定非常舒服,各行其道又增加了一份安全。
合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BRT快速公交的城市。宽敞的马路同样让这个城市拥有建造公交专用道的能力。在主干道BRT经过的很多路段,政府都把公交站台设置在马路正中间,通过天桥或地道同马路两侧联系。乘客在进站时预先购票,经过的公交车开启左侧车门上下车,减少了乘客上下车的投币时间,又方便了乘客换乘反方向的车辆。
过街地道在合肥的数量非常多,至少在我经过的地方。有些地道不仅仅作为过街通道,还作为公交车站的进站口。减少了地面上行人过街的数量,大大增加了车辆通行的能力并保障了安全。
在合肥的两天,受到了朋友的关照,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时日虽短,却畅谈人生理想。离开之时已然有些不舍。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